一、中国已成为德国举足轻重的贸易投资伙伴
我在德主要贸易伙伴排名逐年上升,重要性不断加强。据德方统计,1990年我在德主要出口伙伴(含欧盟成员国,下同)中还仅排名第27位,2000年则大幅上升至第16位,至2008年排名再上升至第11位;在德主要进口伙伴排名中,1990年时我仅居第14位,2000年排名升至第10位,2008年我更成为德第三大进口来源国。1990年对华出口额仅占德对外出口总额的0.6%,2008年这一比例上升到3.5%;1990年自我进口额只占德进口总额的1.4%,2008年这一比例大幅上升至7.5%,升幅居德主要进口来源国之首。我排名和份额的不断上升显示出我在德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不断提高,德外贸行业对我依存度不断上升。
另据德国经济研究所数据,在过去数年中,德出口额增长的1/3系受中国、南美及印度等东南亚市场的推动,其中,中国的重要意义尤为突出。德工商总会(DIHK)也表示,即便是德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额在经济危机爆发的2009年出现普遍下滑的情况下,德对中国大陆的出口额仍实现同比增长。
虽然中国房地产市场过热、资产泡沫及通胀抬头的苗头引起了德经济界的担忧,但这却丝毫不能降低其对中国市场的投资热情。德工商总会强调,2010年是德经济复苏的关键一年,中国市场尤为重要。该工商会调查显示,希望继续在中国投资的德国企业占有意到海外投资的德国企业总数的37%。
二、德主要产业对华依存度明显提升
(一)汽车产业
2009年德主要汽车企业大众(包括奥迪)、宝马及戴姆勒集团在华销量均大幅上升。其中,大众集团同期在华销量高达140万辆,同比增长36.7%,中国已超过德国本土成为大众集团全球最大的销售市场,其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可见一斑。宝马集团在内地销量为90536辆,同比增长38%,中国已成为宝马集团全球第四大市场,同时也是宝马7系全球最大的销售市场。为了更好地满足中国市场的强劲需求,华晨宝马正在扩建第二期工程。戴姆勒集团同期在内地共销售6.85万辆,同比增长77%,中国继续保持奔驰S级全球最大销售市场的地位。
进入2010年,宝马和奔驰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均在增加。2010年1月份宝马3系在华销售2822辆,环比剧增105.5%,宝马5系同期销量为3178辆,环比增幅也高达47.8%,奔驰C系列同期在华销量为2004辆,环比增幅为23.7%。
(二)机械设备制造业
机械设备制造业是德重要的经济部门,创造了大量的出口和就业。在本轮经济危机爆发前,中国对德机械设备的需求已在不断增加,推动德机械设备制造业的产值从2005至2008年屡创新高。受经济危机冲击,2009年该行业订单大幅减少,同比降幅高达38%,销售额也同比大幅减少24.7%,全年共裁员3.4万人。与此同时,中国成为德国机械设备最大的进口国,在欧洲市场需求量萎缩的同时,对中国的出口却在不断增加。德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VDMA)称,德机械设备制造业以中小企业居多,在经济危机期间中国市场已成为其支柱。
2009年1至11月,我自德进口机械设备103亿欧元,是同期唯一一个自德进口机械设备保持同比增长的国家,中国也于2009年超过美国,成为德机械设备制造业最重要的客户。进入2010年后这一增长势头并未中断,德主要的机械设备制造商如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吉特迈股份公司及德玛克建筑机械股份公司等均表示,来自中国的需求出现强劲增长。
(三)航空业
亚洲尤其是中国也成为德航空工业在经济危机中的支柱。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最新的统计显示,亚太地区已于2009年超过北美地区成为最大的航空运输市场,而中国也已超过日本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的航运市场。该协会理事长贝斯纳尼(Giovanni Bisignani)表示,未来数年内亚洲地区航空运输将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而同期其他地区最多仅能保持稳定。中国航空运输业的繁荣不仅能够使空客等受益,也带动了MTU等从事飞机发动机及零部件维修企业在华业务。
另据德联邦统计局统计,2009年德航空货运量为324万吨,同比减少20.91万吨,降幅高达6.1%,创下历史最大降幅。但同期在德中航空货运量统计中,2009年装载量为120575吨,同比剧增16.9%,增幅居德主要贸易伙伴之首,明显好于同期对美国(-13.8%)、欧盟(-0.3%)和日本(-15.8%)的航空货运装载量。在全球经济危机及德对主要贸易伙伴航空货运装载量大幅减少的背景下,德对华航空货运装载量的大幅增加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显示出德航空货运业及出口部门对中国的依赖程度有所增加。
(四)化工业
化工行业方面,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加强。德化工产品对华出口量已从2003年的12.2亿欧元增长到2008年的29.8亿欧元,增长率高达144%。如果算上德化工企业在华投资项目的销售额,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将更为突出。2008年,德前六大化工集团在华销售额占其销售总额的6.6%,占其在亚洲市场销售额的1/3强,中国市场更是占了德国瓦克化学集团全球销售额的16%。由于中国经济的迅速复苏,预计2009年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在所有德国化工企业年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都将上升。巴斯夫、拜尔及Evonik等化工巨头均计划在近期内扩大在华投资。
(五)批发零售业
科尔尼咨询公司的报告显示,中国的商业投资环境正在不断改善,这为德批发零售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扩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德批发零售业巨头麦德龙集团旗下的现购自运超市于14年前进入中国市场,并于2009年开始实现盈利。该集团每年投资额的约1/5都投向了中国市场,并拟在不久的将来将现购自运超市在中国的数量从42家扩大到100家。此外,麦德龙集团旗下的电器连锁超市Media-Markt将从2010年开始进入中国市场,计划至2015年在中国开设约100家分店。此外,为了减少德零售集团Arcandor破产带来的负面影响,Esprit集团也加快了在华新开店面的速度。
(六)芯片制造业
在芯片制造业方面,中国市场同样也越来越重要。英飞凌集团首席执行官彼德·鲍尔称,该集团约一半的销售额是在亚洲市场实现的,而这其中又有相当大的部分是在中国市场销售的。预计该集团未来10年内在中国市场销售额的年均增长率将超过10%。该集团正在扩大其在无锡的工厂,并计划在北京新建其在中国市场的第四个研发中心。